發展背景

  • 新藝術運動是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世紀交替時,發源於法國的設計藝術運動。
  • 受到美術工藝運動影響,在歐洲各國以及美洲所發起的各種藝術運動我們都統稱為「新藝術運動」,這些藝術運動都是以美術工藝運動的精神作為起源進行修正與延續,並將設計與工業化進行結合、嘗試運用新材料,為後續的現代設計風格帶來很大的突破。
  • 新藝術運動最早被稱為「自由風格」(Stile Liberty),是源自於英國商人利伯蒂(Arthur Lazenby Liberty)在倫敦所經營的商店。
  • 新藝術運動之所以會被叫做「新藝術」是來自於薩穆爾‧賓(Samuel Bing)在巴黎所開設的商店─「新藝術之家」(La Maison Art Nouveau)
  • 由於美術工藝運動的推動,帶動了歐洲各國開始重視並且改良設計,當中不少的設計師及藝術家們開始分化派系,一部分的藝術家選擇觀望,另一部分則嘗試接受機械生產來進行設計的改良,這便是新藝術運動的開端。
  • 並且工業革命後,隨著機械生產、水泥、鋼鐵及人造玻璃的出現,讓設計的呈現形式變得更多元,造形的表現也逐漸變為曲線和有機造型。

設計理念

設計理念與特色

新藝術運動的理念雖然是起源於美術工藝運動,但在理念和風格上卻有一些轉變,接下來讓我們透過下面的表格來一覽美術工藝運動與新藝術運動的差異。

理念 造形風格
美術工藝運動
  1. 崇尚哥德式風格。
  2. 提倡手工藝並否定工業化、排斥機械生產。
  3. 造形重視功能、理性與機能主義,所有的裝飾皆是為了改良設計。
  1. 以簡單、樸素與功能性為目標。
  2. 用自然花草做為裝飾圖案,圖案對稱並運用二方連續、四方連續。
新藝術運動
  1. 放棄過去的任何一種風格,從自然當中取材。
  2. 客觀地看待工業化與機械生產,將藝術與工業進行結合。
  3. 造形設計帶入情感,期望能為大眾生活帶來優雅的藝術。
  1. 模仿自然界動植物的線條進行設計。
  2. 善用有機造形作為裝飾圖案(例如:女性、昆蟲、植物),圖案為非對稱。
  1. 新藝術運動在裝飾上發展出曲線和有機造型,例如:花瓣、抽象裝飾和如鞭痕般的線條。
  2. 由於常使用女性、花草的主題及形式特徵,因次又被視為「柔性藝術」(Feminine Art)。
  3. 此外,受到美術工藝運動的影響,新藝術主張物品的構造、型態必須合理,材料要合乎邏輯,並且提倡率直而誠實的顯示製造過程之精神。
助長新藝術的原因:
  1. 對純機械製品的醜陋感到厭惡。
  2. 攝影術的出現。
  3. 以日常生活作為藝術設計的對象物。
  4. 受到日本浮世繪的影響。
  5. 居爾特人的手抄本。
  6. 生物學的「型隨機能」以及進化論的風行。
新藝術的理念特色
  1. 主張藝術與技術結合,運用機械與鋼鐵呈現曲線造型。
  2. 崇尚自然題材,例如:女性、植物、昆蟲等。
  3. 造形為非對稱的有機曲線與抽象幾何的直線樣式,線條自由、流暢、優雅。

後續發展與影響

後續發展與影響

  • 新藝術運動在建築風格和室內設計方面,避開維多利亞時代折衷的歷史主義,廣泛使用有機造形、曲線,特別是花卉或植物等。
  • 新藝術運動沒有像工藝美術運動那樣否定機器的作用,而是發揮其所長。根據材料的使用(例如:玻璃和鍛鐵)使設計也能有精雕細琢的品質。
  • 新藝術運動考慮了完整的風格。這意味著它無論是在建築風格、室內設計、家具和織物設計、器皿和藝術品、燈具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水準。
  • 然而新藝術到了後期仍然脫離不了以裝飾為重的風格,過於複雜的曲線造形使新藝術的設計難以具有實用的功能性,因此隨著新風格迅速地普及,新藝術運動便在1907年以後就開始逐漸被忽視。

代表人物